精選文章

☆愛動寶貝☆ 2017台中 公益健走嘉年華

腦中化學不平衡嗎?

「心理失調,是大腦內部某種化學失衡所造成的。」這種說法對於精神科藥物的銷售上,一直是個關鍵,也精神病學最流行的理論基礎。

十九世紀中葉,德國精神病學家 Wilhelm Griesinger 便認為精神醫學的基礎,應該在於腦結構與功能的研究。在此脈絡下,精神醫學知識的來源也從對於病患行為的日常觀察,轉變為實驗室中的神經解剖學研究。十九世紀末、二十世紀初中歐精神醫學傳統,多認為精神與神經疾病起因自神經系統損傷,或腦部電流或化學物質失衡等。

但是,這些精神病學的理論,一直沒有得到生物學、或其他證據之證明。

找不到精神疾病的生物基礎


對於憂鬱症之致病機轉,最古典生理性假說是「血清素假說」,緊接著就出現「正腎上腺素假說」,隨後又發現「多巴胺」、「乙醯膽鹼」、與「退黑激素」等等物質也牽涉其中,但「血清素假說」始終居於核心地位。

翻開教科書,憂鬱症的血清素假說是這麼寫的:「腦內神經元的血清素功能低落,可能是憂鬱症的成因之一」。這樣的一句話,會被開藥醫師解讀成「腦內缺乏血清素憂鬱症的成因之一」

所謂的血清素假說,用淺顯的話語來講,可以這麼說:「腦中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的功能障礙(低落),可能導致憂鬱。」但絕對不能想當然耳的,把這句話直接簡化為:「憂鬱可能是腦中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不足造成的。」

請注意:「功能障礙」或「功能低落」,跟「不足」是不一樣的意思。

更誇張的,有相當多的物質會增加血清素、或是具有類似血清素功能的物質,在實際使用上,會產生的效果,不但跟憂鬱無關,甚至會產生幻覺 ── 其中,迷幻藥(Hallucinogen)就是上述最令人驚奇的物質之一。



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Stephen M. Stahl

Stahl'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: The Prescriber’s Guide
作者: Stahl, Stephen M./ Grady, Meghan M. (EDT)/ Muntner, Nancy (ILT)
原文出版社:Cambridge Univ Pr
出版日期:2014/05/12

《怪罪大腦》(Blaming the Brain)一書的作者:艾略特 華倫斯丁(Elliot Valenstein)博士,是一名醫學和生化學的專家,他說:

「至目前為止,並沒有可用的檢驗,來評估一個活人大腦中的化學物質狀態。」



Blaming the Brain
作者: Valenstein, Elliot S.
原文出版社:Simon & Schuster
出版日期:2002/02/01

壓制不順從一般思想與行為的人


主流的社會價值觀,已經也反應在精神醫學的診斷中。常被論者提起的,包括:


  • 神經性厭食與貪食症(主要是流行於北美的制式審美觀、青少年叛逆的文化背景),
  • 經前症候群(男性為主的精神醫學社群處置難搞女性病患的方式),
  •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將兒童管教問題醫學化,但也減輕父母的壓力與罪惡感),
  • 反社會人格疾患/陣發性暴怒症(醫界與法界藉此認識與處理犯罪行為方式,但在此同時忽略社會因素對人格,行為的影響)。


反精神醫學運動人士,長期以來質疑精神疾病的真實性。例如,學者湯瑪士 薩茲 (Thomas Szasz) 宣稱,既然精神醫學家們找不到精神疾病的生物基礎,那「精神疾病」的說法便是迷思。在此邏輯下,精神醫學的功能不在醫治疾病,而是壓制不順從一般思想與行為的人。


參考資料: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