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文章

☆愛動寶貝☆ 2017台中 公益健走嘉年華

精神科毒害的秘辛 記錄片放映 | 轉


這一套記錄片勾勒出精神病工業如何由無中生有,然後賺大錢的整個運作,倒轉來說,就是我們如何被當作「豬仔」被人生剮。

精神病上位之路

精神病醫生從前只處於醫學界的邊緣,不受內科醫生等尊重,因為與科學的客觀不接近,而且不能治癒病人,他們只說「控制病情」。現在精神病醫生的市場占有率已滲透了我們的親戚朋友之中。
1952年,第一版《精神病失調診斷與統計手冊》(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Mental Disorder, DSM) 面世。一堆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,就著一些觀察,投票創造一項項心理失調病患,一個新的號碼於是列於手冊之中。

手冊中有很多精神失調症,基本上可以應用於我們每一個人,因為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疾病。

  • 你是否會偶爾害怕接觸陌生人?
  • 會不會站在一大群人面前講話,而感到緊張?
精神病醫生輕易地將這些情緒標籤為「Num.300.23 社交恐懼症」,而常人只理解成害羞。

在此任意的標籤下,也不難以問卷調查說明有幾百萬容易害羞的人,患上了社交恐懼症。先亳不科學地投票製造標籤,創造一種新疾病、新的病人。

當一個新標籤創造後,藥廠便可製造「新藥」治病。「社交恐懼症」建立後,克憂果(Paxil) 作為第一種社交性焦慮的抗憂慮劑,由暢銷精神病藥排行榜第三名,暴升到第一,超過了百憂解 Prozac 與 Zoloft,而最暢銷的頭三位精神病藥,每分鐘賺 2 萬 5 千美金。
病狀不斷增加,由原初130幾頁,包含160種心理疾病到現在886頁,有370種心理疾病。精神病醫生要確立自己醫生的位置,必先要有病人;藥廠要謀取暴利,先要製造恐慌,就是所有人都有病,要讓人們相信心理問題,基本上是腦袋裡化學不平衡。

推銷手法之製造恐慌

你們會不會懷疑自己患上了憂鬱症、妄想症?人的情緒總有起有趺、機械化生活也不致叫人麻木得不懂悲傷、不懂想像或渴望。

然後,精神病的標籤卻教人割開自身的生活來思考,同時也太多廣告在重覆這些標籤,叫我們不用思考,我們的情緒單只是個病。更利害的莫過於,這些「心理疾病」源起必是腦袋生化不平衡、必須用藥才能治療。

界別與界別間的利益

在影片中,訪問了十多名不同地方的精神科醫生,他們都直認腦袋如何生化不平衡是不能以科學定量證明。也即是說腦袋生化不平衡只是一個銷售策略。如果心理、情緒問題可以透過輔導解決,精神科醫生和藥物便不能如此生意興隆了。

精神病醫生約瑟夫‧畢德曼(Dr Joseph Biederman) 1996年,他是25間藥廠的顧問與及研究員,他提出很小的小朋友也有躁憂症 (bipolar),於是小朋友患上躁憂症增加了4000%。2008年美國參議院的調查指出,畢德曼沒有申報收受了藥廠的利益2600萬美金。
即使精神病名冊可以隨意投票成立,那麼藥物也應當受監管吧?基本上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)的評核小組成員都是精神科醫生。所進行的臨床實驗也充滿人為操控。例如 100 個人參與實驗, 40 個人離開,有 30 個人有正面回應,有 30 個沒有回應,他們也可以說是 50% 正面回應。
2004 年 2 月, 禮來藥廠就 Cymbalta 臨床實驗, 受測者都沒有憂鬱的症狀, 在試驗中有11個企圖自殺,4個成功自殺, 其中一位是崔西19歲的學生, 上吊自殺。事後,藥廠稱因為是自殺個案乃出於隱藏的憂慮傾向。即使如此,同年的8月份仍然准許 Cymbalta 推出市場, 因為在試驗前沒有進行有關自殺傾向的問卷調查,所以報告仍可以說自殺率是 0,此藥物可服用一輩子。
我們以為這些精神病藥都經過長久的研究階段、最少2-3年觀察反應才推出市場,可是,最後的臨床實驗往往只用6-8個星期去研究,短則只有4個星期。現已有消費者權益組織警告市民拒絕服用推出市場未滿7年的精神病藥物,因為藥廠安排了我們作最後的臨床實驗的白老鼠。

副作用多於作用

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不勝枚舉,包括心臟病、 肝臟問題、 免疫系統受破壞、長期頭痛、自殺傾向、上癮、性能力衰退、記憶力衰退……
消費者/病人根本不知道副作用,精神科醫生根本很少說明副作用。知情權以及同意是基本的服藥原則,彷彿在精神科便可免去,因事後他們有太多方法自圓其說,病人的其中一種病狀是失憶,他忘了醫生曾說明副作用、病人本來就有自殺傾向。然而,影片中的過來人只能憤恨說若果他當初知道……


影片中指出根本沒有甚麼叫「副作用」,藥物只有作用,而醫生將不希望發生的稱為副作用,基本上,精神病醫生都接受訪問時都直認不知道精神科藥物是如何起作用。

這套記錄片讓我們看到精神科、藥廠、學術機構、廣告公司、政府監管機構根本上都是同一個利益集團,互相相輔相成。精神科、精神病藥物如此粗製濫造地撈我們的錢、健康、自主,而我們竟忘了與精神病醫生之間的消費關係,自動獻身成為長期藥煲。
當我們買一種食物,也基本知道成份;我們買一個儀器,也會問清功能,而對於聲稱會改變你腦袋生化平衡的藥物,我們連對甚麼症、下甚麼藥都不問清、連藥名、副作用多於作用的情況都搞不清便急於吞下,也實在太容易將自己的所有交付給一位見你幾分鐘的醫生了吧。

文章原刊於《獨立媒體》
http://www.inmediahk.net/node/1007150
《狠狠撈一筆 精神科毒害的秘辛》記錄片放映會:
時間:2010年6月6日(日) 下午3:30
地點:香港獨立媒體 (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9字樓)

留言